为什么编导写稿子那么快?为什么写的稿子会有短视频的网感?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任何赛道都可以快速套用的万能百搭脚本公式。
首先要知道一个视频的脚本不可能只是套一个公式,因为这样内容可能会过于单薄,大多数是将两到三个公式进行组合。那万能公式有什么好处呢?一是公式大多是基于平台推算机制,更好地写出符合粉丝兴趣的内容;二是以公式的形式,方便新人快速上手套用,提升内容质量,提高短视频网感;三是方便团队更快捷、批量地生产内容。这也是信息流公司和mcn机构为什么会比自媒体更加专业,更加有效率的一个核心原因。
01
取名公式
使用名字的目的,主要是给用户制造记忆点,特别是做koc的视频脚本。由于koc需要精准粉丝,因此名字就会非常重要了,最好是能让别人看到名字的第一眼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,是什么样的人。主要有以下3种公式:
◆名字+行业
比如某凡律师、设计师某爽、郭某力健身、健身boss胡某等等。
◆名字+要做的事
比如虎某说车、某华说法、贺某说经济、美食某强—教做饭。
◆名字在什么地方
比如姚某在北京、臭某在日本、小野酱某在日本、东北酱某在洛杉矶等等。
02
制造情绪冲突的文案公式
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四个万能的文案公式,这些几个公式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钻了心理漏洞,利用比较常见的人性弱点,引起人们情绪上的起伏和共鸣。由于这些公式比较基础,非常合适小白使用。
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公式一般运用哪四种心理:一利用追求心理、二利用规避心理、三利用恐惧心理、四利用失去心理。这都是一些选题方向,对我们的创作思维有很大帮助。
确定了需要利用的心理,选定选题方向后,再带大家来看看如何编辑公式例句:
●追求心理类脚本:可以用做了什么然后拥有了什么东西。
●规避心理类脚本:可以用学了什么而避免了什么东西。
●恐惧心理类脚本:可以用不做什么会没有什么东西。
●失去心理类脚本:可以用不学或不做什么会与什么去告别。
当然这是公式模板,下划线的关键词都可以去改,改相近意思的词都行,其实灵活运用这些心理会比较容易制作有吸引力的内容。
我们再举个例子,拿编导类学堂信息流视频来举例:
●追求心理类脚本:学会这堂编导课,拥有写作小技巧。
●规避心理类脚本:学会这堂编导课,规避文案乱七八糟。
●恐惧心理类脚本:不学这堂编导课,没有视频爆火的机会。
●失去心理类脚本:不学这堂编导课,与爆火视频永远告别。
大家要灵活运用这套公式,再根据不同项目适当改一下关键词,还有更多举例我码在下面的图表里,比较清晰一点,大家最好花时间去理解一下。
03
358脚本万能框架
◆3秒吸睛
因为画面或声音的一个冲突而产生的吸睛效果。首先前3秒一定要给别人带来冲突,永远是视觉冲突或者是听觉冲突,别人才会往下去看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因为画面或者声音让人意想不到,能让人好奇从而开始观看。
◆5秒阐述
要在5秒内阐述并挖掘其关注的痛点。什么叫痛点呢?举个反例,比如,你想要分享干货,直接说:“我今天教你什么什么东西....”别人肯定不爱听,因为你要记得教东西只是行内的一个小目,懂的才会懂你教的东西有多宝贵;但是如果不懂,他就不知道你教的东西有什么用,关他什么事。
所以大家要记得,这是很核心的东西,我们一定要站在观众角度、用户思维、利他思维去帮用户考虑我们的内容他关我什么事,为什么用户要看这个视频呢?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给他搭建一个场景。比如说学习赛道的,我们要想学习后能干嘛的场景:“学会这一个手工艺品,在情人节的时候一定可以给他惊喜!”这就是给用户搭建了场景对不对?
又比如情感赛道,我们可以创造一句对话:“如果你跟他同居,你觉得同居三年以上还会想结婚吗?”这是一个情感场景,其他的也一样,包括亲子赛道、汽车赛道、美食赛道等等,都是可以用这种思维去给用户营造所谓的痛点,我们前5秒一定要把精简且有吸引力的东西百搭出来,这就是五秒阐述。
◆8秒反转
每8秒要有一个亮点或者一个反转点。反差点,要让用户感到意外的点,要给用户心跳,能吸引用户往下看,反转带来的反差引发笑点,后面每一个8秒都要有一次反转,连续的反转呈现让用户产生期待,舍不得划走我们的视频。
要记住的是,后面每8秒都需要,哪怕我们的视频再长,每8秒都还是需要有一个这样子的反转、亮点、句子去保持用户看视频的热情。所以视频时长越长,我们内容产生的难度就越高。如果想做出真正的处于短视频网感或者短视频节奏的内容,符合短视频推荐机制的内容,那么片长越长,我们的反差要设计得越多,我们设计的反差越多,难度越大,对手自然就越少。
04
万能公式
情绪文案公式和358框架是很重要的底层逻辑,只有理解了它们才能运用好这几条万能公式。
◆万能故事公式
口诀:确定赛道选题,抓痛点+设计有槽点的过程+总结性陈述。
◆搞笑类万能反转公式
口诀:突破认知+细节铺垫+淡定回应+动作冲击。
◆剧情类万能脚本公式
口诀:开头设置悬念,抓痛点+争议性话题,反面印证悬念+反差式反转结局。
◆思考式万能脚本公式
口诀:提出假设式问题,引发思考+用事件反应,做连环铺垫+半开放式结局,深层思考。
这几条万能公式和前面的公式可以混合运用,单个公式一般很难出效果。剩下的都是一些实操性的问题,可以从实操中进一步优化。平时我们要多去做拆片,去做差异化,还有后面投放的一些角度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当我们跨进这一步,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做交流,跟团队进行更深的沟通。这次的分享就到这啦,欢迎评论交流!
上一篇:腾讯端短视频运营行业SOP
下一篇:信息流广告不要忽视标题